原本,我们都是江湖儿女

 


无处不在的江湖

白道并不白。黑道也未必黑。江湖无处不在。

这世上本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社会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组成了白道。另一部分是放任不羁的真坏人组成了黑道。

伪君子可能比真小人更恶。白道的白是粉饰出来的虚伪。黑道的黑则是一种坦诚。

大部分人夹在黑道与白道之间。他们是灰色的。他们一方面依靠白道保驾护航,安稳度日,另一方面,悄悄用黑道的手段谋求私利。一个人并不因为欺骗或窃取的个案而被贴上黑道的标签,但其罪恶的本质与黑道无异。

有人说:“世界充满罪恶不是因为有一个像希特勒那样十恶不赦的坏人,而是因为有太多像你和我这样小小使坏的人。”

我们每个人只需向世界输出一个谎言,贡献一次暴力,释放一次情欲,世界就变得乌烟瘴气,罪恶多端。我们都是罪恶的肇事者。

所以,我们都是江湖中人,只是成色不同罢了。

江湖里没有救赎

好汉是被逼上梁山的。

江湖是对腐败的主流社会的反叛。

黑道未必全是黑的。十恶不赦的暴徒心底也有未泯的恻隐之心。打家劫舍的江湖里也讲究道义。 正所谓“盗亦有道”。

结拜兄弟宁可相濡以沫,也不相忘于江湖。江湖儿女情深义重,远比薄情的达官显贵更仗义。江湖儿女行侠仗义,远比颠倒是非的官僚体系更公正。

在充满罪恶的主流社会里,人们渴望追求正义和仁爱。于是,有些人选择了江湖。

文艺作品中,江湖是带着暴力色彩的诗与远方。

江湖的浪漫主义情怀极具诱惑力。

江湖里似乎有放荡不羁的自由。

所以,总有人想带着心爱的人来一次浪迹江湖的私奔。

但是,江湖里没有救赎,也没有自由。

江湖成就了少数传奇的爱情,却毁掉了很多人生。

现实的江湖充满残酷的刀枪棍棒,你死我活。

江湖只是原罪的另一种渲泄和束缚。

江湖不是人的出路。

江湖是一种反叛

这个星球上本没有江湖。犯罪的人多了,就有了江湖。

江湖不等于犯罪。但犯罪是江湖的缘起。

江湖情结饱含了针对现实的叛逆。

江湖是反叛权威的群体集合。少年反叛家庭。学生反叛学校。帮派反叛司法。黑道反叛白道。他们聚伙结社,有自己的道统。这便是江湖。

人类反叛权威的基因源于始祖亚当。

亚当反叛上帝,全人类便陷入罪中。亚当的后代集体性地反叛宇宙中的最高权威。人类社会就成了广义的江湖。

狭义的江湖是人类整体反叛上帝之后,在社会内部的自我反叛,即平民针对当权者的反叛,或边缘化的人群针对主流群体的反叛。

平息江湖的躁动

躁动是江湖的精神气质。个人内心的躁动扩散到集体,就成了江湖的风起云涌。

江湖的躁动要得以平息,需要人的心灵得到安抚,并且叛逆的本性得以驯服。

只有掌权者施行绝对的公义,江湖的反叛才失去正当性。

上帝作为最高的掌权者是绝对公义的。对世上的掌权者倍感失望的江湖中人可以在上帝那里找到伸张正义的希望。这正是国人对不公不义的现象呐喊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诛地灭”以及 “天理难容”时的精神诉求。

然而,我们都是江湖中人。我们都在社会这个广义的江湖上输出了罪恶。

按照上帝公义的审判,我们都应遭受报应。

好消息是,上帝是良善而慈爱的。祂差派救主来到世上,代替罪人承受了上帝的审判,满足了公义的要求,叫信他得以与上帝和好。

因此,上帝的儿女无需在江湖中以恶报恶,因为,人的怒气不能成就神的义。上帝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并且,上帝有能力改变人悖逆的本性,把顺服的灵放在人心里。这是上帝令人重生的工作。放任不羁的罪人被上帝驯服,变成了温顺的羔羊,安息在慈爱的牧人身边。江湖儿女变成了天国儿女。江湖的躁动从人的内心被彻底消除。这是天国的和谐图景。

原本,我们都是江湖儿女。但江湖不是出路。基督的救赎才是出路。

你要退出江湖,除了金盆洗手,还必须让基督洗净你的罪,求圣灵洁净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