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用“读天书”形容学生读不懂课文。“天书” 一词用来比喻晦涩难懂的著作。抛开这层比喻的含义,圣经真的是神从天上启示的一本“天书”。但是,这本 “天书”难懂吗?
圣灵的光照
神默示了圣经,也愿意帮助我们读懂圣经。根据哥林多前书第2章10-16节,人需要圣灵的帮助才能明白圣经真理。当一个人重生,圣灵就住在他里面,将圣经真理向他显明出来。约翰福音16章13节,主耶稣说,真理的圣灵要来,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圣灵通过圣经的话语改变人的心思意念,更新人的情感和意志,让基督徒明白圣经,并从圣经中汲取属灵生命的粮食。当你读一段经文,圣灵让你注意到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从而让你找到了这段经文的主题思想。当你读到讲述耶稣钉十字架的经文时,圣灵感动的心,让你体会到耶稣对你的爱。当你读到一节劝勉性的章节,圣灵让你发现了自己的罪。这些都是圣灵的光照。
就此,我们谈过了三个概念:启示、默示和光照。这三个概念有所不同。启示是针对内容而言,即神向我们显明了某些真理。默示是针对记录这些真理的方法而言,即神通过圣灵的默示让圣经作者记录神的话语。光照则是指圣灵帮助读者理解圣经的含意。默示是圣灵在圣经作者身上的工作。而光照则是圣灵在圣经的读者身上的工作。
若你阅读圣经时有了心得体会,不应该说这是神给你的启示,充其量只是圣灵给你的光照。圣经本身是神的启示。神启示圣经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今天,我们只是在读圣经的过程中得到圣灵的光照。圣灵的光照不是默示,也不等同于启示。
圣灵的光照与个人的主观臆断
我们读经的领悟究竟是出于圣灵的光照,还是个人的主观臆断,需要我们慎思明辨。基督徒有可能错误地理解圣经,所以,不要草率地把个人的理解当成圣灵的光照。
为了避免把个人的主观错误当作圣灵的光照,我们需要避免两种迷信——对玄妙经历的迷信和对理性的迷信。
首先,圣灵的光照不一定是玄妙的超自然经历。不要期待闭目祷告时突然有一个意念闪现在脑海中就一定是圣灵的光照。圣灵的光照不是脱离圣经而凭空产生的想法。 圣灵使用圣经赐给我们真理的亮光。事实上,为了让我们能明白神的心意,圣灵在默示先知和使徒写下圣经的时候,大部分圣经的内容对当时的读者都是通俗易懂,好让人们运用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解释原则就可以明白这些经文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回到圣经里,留意上下文的背景和词句的含义等基本语言元素寻找圣经的意思。祈求圣灵在我们阅读圣经的过程中,引导我们的理性、情感和意志,明白神对我们所说的话。运用理性理解圣经与获得圣灵的光照并不矛盾。相反,圣灵可以利用我们的理性思辨能力叫我们明白圣经,因为理性是神造人的时候赋予人的能力,在圣灵的引导下应该发挥认识神的功能。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陷入迷信理性的极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人的逻辑不等于神的逻辑。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把理性高举到圣经的权威之上,而出现了对圣经的理性批判,产生了离经叛道的自由派神学。
所以,在读圣经的时候,应该运用理性,但也不要迷信理性。我们需要圣灵的光照,但不要迷信于突如其来的意念,总要谨慎检验。在掌握正确的读经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读经态度——谦卑地祈求圣灵引导我们的思维、情感和意志。当我们为了一些读经的感悟而兴奋不已时,不要忘记回到历世历代的圣徒传承的解经遗产中去验证,看一看我们的感悟是否违背了正统的信仰。客观、冷静、中肯而谦卑地阅读圣经。
读圣经需要祈求圣灵的光照,同时也需要掌握正确的解释圣经的方法。归纳式查经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解经方法,即通过观察、解释和应用几个步骤研读圣经。
结语
也许有人说:“我的教育程度不高,我的语文也不好,是不是我在读圣经方面就比别人差呢?” 请不要有这种担忧。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把圣经当作学术作品去研究,却得出离经叛道的结论。而我见过很多没有读过大学的弟兄姊妹殷勤读经,谦卑学习,他们不仅渴慕圣经知识,更存心顺服遵行圣经的教导。他们对圣经的认识并不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基督徒逊色,他们从圣经中得到的属灵喂养远远超过许多学识丰富的人。请记得,神愿意让祂所爱的儿女明白圣经,不管他们教育程度如何。圣灵的工作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思考问题
1.
明白了圣灵的光照,你该用什么态度读圣经?
2.
你如何看待“理性”在读经过程中的作用?
3.
你如何对待读经时获得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