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相對,絕對不對


2016114日,第六次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辯論會上,克魯茲(Ted Cruz)提到了 「紐約價值觀」這一概念。克魯茲毫不忌諱地指出「紐約價值觀」代表了追求金錢、支持同性戀、支持墮胎的自由主義思想 。而這位出自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的參議員信奉的是傳統的「德克薩斯價值觀」,簡稱「德州價值觀」。與「紐約價值觀」相反,「德州價值觀」代表了以傳統的基督教信仰為精神基礎的保守派立場。比如,「德州價值觀」捍衛基督徒的信仰自由,維護傳統的一男一女的婚姻觀,反對墮胎,等 。美國東西海岸大都市流行的「紐約價值觀」和美國南部持守的「德州價值觀」形成了鮮明的意識形態的對立。

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文化多元的現象?文化多元性的思想根源是什麽?這與基督徒的信仰是否一致?今天,我們從基督徒信仰的視角審視這些問題。

相對主義

追溯文化多元性的根源,就不得不談到相對主義。相對主義認為,真理並不是取決於某種外在的客觀現實而一成不變;真理乃是由群體或個人自行決定的;所有的觀念都是平等的;普遍適用於所有人的絕對真理和道德標準是不存在的。相對主義要求人們接受和容納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原則和價值取向。因此,相對主義必然導致多元的文化形態。

不可否認,在人類社會的某些方面是有相對性的。比如,按照美國的交通規則,人們應該靠右開車。按照日本的交通規則,人們應該靠左開車。這兩種交通規則的有效性取決於地域。這兩種交通規則都不能普遍適用於所有國家。交通規則的有效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再比如,在西方國家,人們吃湯面時發出聲音顯得很不得體。在日本恰恰相反,日本人為了表達對湯面的喜愛,會故意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在日本並非不得體。不同的舉止因文化的不同而表達不同的含義。

可見,某些文化元素的確具有相對性。但是,相對主義的問題在於它把文化的相對性普遍化和絕對化了;它認為所有的文化議題都是相對的,不存在任何判別是非的絕對權威。比如,在婚姻的定義上,相對主義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婚姻製度,同性之間也可以結合成為婚姻,同性婚姻相對於同性戀者是合理的。因此,相對主義為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提供了意識形態的土壤。

相對主義的理論基礎

相對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自然主義。引用哲學家保羅·達伯(Paul Draper)的定義,自然主義是一種把自然世界看作一個封閉系統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認為不存在自然世界之外的任何因素會對自然世界產生影響 。因此,自然主義拒絕承認超自然的神的存在。這與基督信仰截然相悖。

基督徒相信也有一位超自然的上帝。而且,這位超自然的上帝創造了自然和人類,並且至今仍然維護宇宙和人類歷史的運行。上帝是人類道德法則的製定者,並且上帝的道德法則是永不改變的。上帝對全人類擁有絕對的主權。無論對於何種民族、文化和宗教而言,上帝總是絕對的真理和的權威。上帝的話語——聖經——是檢驗善惡是非的絕對標準。

可是,自然主義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就否定了絕對真理和道德權威。因此,也就必然產生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的錯謬

相對主義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反駁相對主義。

第一, 相對主義的理論基礎在理性層面不成立。上文論及,相對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自然主義。而自然主義否定獨一上帝的存在。可是,這一理論基礎在理性上是不成立的。相傳,科學家牛頓的房間裏有一個精致的手工太陽系模型。一位信奉無神論的朋友拜訪牛頓,看到這個太陽系模型就不禁贊嘆說:「這麽精致的模型是誰製作的?」牛頓冷靜地說:「沒有任何人製作。它是自己憑空產生的。」這位無神論的朋友爭辯說:「怎麽可能?這麽精巧的太陽系模型怎麽可能憑空產生?不可能有這種巧合。一定有一位設計者製造了它。」牛頓回答說:「如果這個太陽系模型一定由一位設計者把它製造出來,那麽,比這個模型更加奇妙的真實的太陽系豈不是更應該有一位創造者嗎?」那位無神論友人頓時啞口無言。無神論是經不起理性推敲的。自然主義的理論基礎在理性上不成立。那麽,既然上帝存在,人類就有了絕對的真理和權威,相對主義就站不住腳了。

第二, 我們的良心不允許相對主義。人都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良心。有一些道德準則是普遍的和絕對的。比如,不管什麽種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都會認同友愛、憐憫、寬恕等道德準則。普世的道德觀烙印在人的靈魂深處,構成了人的良知。這說明人類的靈魂一定來源於同一位創造主,而這位創造主本身就擁有這些絕對的道德屬性。而這正是聖經所說的,道德上絕對完美的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了人,賦予人靈魂。康德說:「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是值得我們深深景仰的,一個是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內心的崇高道德法則。」頭上燦爛的星空啟示出上帝這位創造主奇妙的智慧。而我們內心的道德法則指向了真善美的源頭。因著我們的良心,我們不能允許某些違背良心的罪惡。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憑著前衛的倫理學思想成為2005年時代周刊評選出的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位名人之一。他認為人與野獸雜交是合理的,有殘疾的嬰兒被殺掉是沒有問題的 。按照相對主義,沒有絕對的道德是非,所有的倫理觀念都是平等的。那麽,我們的良心可以坦然面對彼得·辛格的倫理觀念嗎?低頭審視我們的良心,我們就無法允許相對主義思潮中那些道德倫理的怪胎。

第三, 相對主義在邏輯上自我矛盾。相對主義否定絕對真理。那麽,相對主義本身是不是絕對真理?如果相對主義是絕對真理,那麽相對主義就必須修改其教義,承認有絕對真理的存在。這就違背了其自身的信條。如果相對主義不是絕對真理,那麽,相對主義就自我否定了。無論如何,相對主義都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在邏輯上是行不通的。

第四, 在實際後果上,相對主義自取滅亡。相對主義否定絕對真理的存在,對所有的文化都一視同仁,不分貴賤。相對主義看似心胸寬廣,實則藏汙納垢。在相對主義反對相信獨一真理的宗教,拒絕使用絕對的道德權威判斷是非,所以,相對主義必然為罪惡提供滋生和蔓延的溫床。今天的歐洲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歐洲曾經經歷過基督教文明的復興。但是,啟蒙運動之後,歐洲經歷了深刻而廣泛的去基督化。基督教信仰從歐洲的主流文化中被趕出去了。人們拒絕接受任何絕對真理。相對主義取代了基督教信仰。歐洲人看似更加豁達了,他們毫無顧忌地推廣同性戀文化,熱情地歡迎穆斯林。但是,穆斯林信仰與自然主義是不共戴天的。穆斯林相信他們的信條是絕對真理,世俗的文化(包含相對主義)必然被他們的絕對真理摧毀。當相對主義者用漫畫嘲諷穆斯林,極端穆斯林就用子彈打破相對主義者的腦袋 。當另一些歐洲的相對主義者毫無戒心地歡迎信奉「絕對真理」的穆斯林,原教旨主義的極端穆斯林就強奸了歐洲的婦女 。歐洲的相對主義正在被穆斯林的「絕對真理」吞並。如果沒有絕對真理,就無法辨別罪惡。結果是罪惡越發蔓延,最終把相對主義消滅。因此,人類需要絕對真理,並且需要美善的絕對真理。

絕對真理

相對主義是靠不住的,站不住腳的,而且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絕對真理和普遍適用的道德權威必然存在,而且必須存在。宣稱自己是絕對真理的宗教不止一個。但絕對真理只能有一個。如果絕對真理包含了罪惡或者鼓勵罪惡,那麽,這個所謂的「絕對真理」就會成為人類的災難,是人類的良知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某些自稱為「絕對真理」的宗教是偽真理。而基督教信仰的上帝賦予人類的良知告訴人類:真正的絕對真理是美善的。永恒不變的上帝是絕對美善的。他的道德準則永不改變。因此,找到了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我們才能找到完全美善的絕對真理。

正如前文所說,如交通規則和某些文化習俗等議題沒有絕對的對錯,因為這些議題不違背上帝的道德屬性和律法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上帝的絕對真理並非抹殺文化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上帝是絕對美善的,因此上帝的絕對真理促使人類追求美善,摒棄罪惡。

絕對真理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真理帶到人間,成為一個人,名叫耶穌,他是上帝的獨生子。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 14:6)」 耶穌來到人間,把真理啟示出來,記錄在聖經裏。聖經——上帝啟示人類的話語——是信仰的絕對權威(提摩太後書 3:16)。聖經用人類的語言詮釋了絕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