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界女性并不少见,但像诺姆这样兼具美貌与坚毅的政治人物,确实鲜有第二人。诺姆的美貌几乎是公认的事实。就连反对她的政治对手也讽刺她:“诺姆是不是把时间都花在打扮上了?” 诺姆的发型确实颇具魅力,但她长得漂亮并不是她的错。然而,如此相貌出众的女性,去在农场务农多年,后来有走上政坛。 作为基督徒,她的信仰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位看似完美的女性,是否也有令人遗憾之处?
农场时代
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于1971年11月30日出生在南达科他州的沃特敦(Watertown),从小在父亲经营的农场长大,亲眼目睹并学习父亲如何务农和牧养牲畜。
诺姆的父母是敬虔的基督徒,一家人曾在沃特敦的四方教会(Foursquare
Church)委身服事。她回忆说:“每天清晨四五点起床时,我总是看见父亲已经在客厅读圣经。”这种属灵氛围,使她从小就把信仰视为生活的中心。她认为,作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圣经中关于“撒种与收割”的教导息息相关,仿佛是被上帝特别拣选来从事这项工作的。
22岁那年,诺姆的人生经历了重大转折。1994年3月10日,她的父亲罗恩·阿诺德(Ron Arnold)在一次谷仓事故中不幸去世,这对全家是沉重的打击。当时她正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读书,而且怀孕已达八个月。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回乡与丈夫一起接手农场经营。
在整理父亲遗物时,诺姆在他的卡车中发现了一些录音带,记录着父亲多年来对土地、作物和财务管理的经验与建议。这些宝贵的资料,成了她日后经营农场的重要参考。
然而,父亲去世初期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让她几乎彻夜难眠。她通过阅读圣经寻求安慰和指引。她说:“我整晚读圣经,寻找方向。”这段经历加深了她对神的依靠,也奠定了她日后政治生涯中信仰的根基。
贴心丈夫
在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诺姆得到了丈夫布赖恩·诺姆(Bryon Noem)的坚定支持。这份忠诚从他们高中时期的恋爱延续至今。两人于1992年结婚,当诺姆的父亲去世后,布赖恩与她一同扛起了经营农场的重担。此后,在诺姆进入政坛期间,布赖恩承担了家庭大部分责任,包括管理农场、照顾孩子、处理家务等事务。
诺姆曾在文章中深情地表达对丈夫的感激之情,称他为“丈夫、父亲、仆人”,并写道:“我知道我很幸运,有一个丈夫认识到,让我回到一个整洁的家和被照顾好的家庭是多么美好。他努力让这一切成为现实。”尽管政治生涯带来了种种挑战,夫妻二人始终同心协力,彼此扶持。在面对公众质疑与媒体聚焦时,布赖恩一直是她坚实的后盾。
布赖恩坚定的信仰也成为诺姆属灵上的祝福。她曾多次提到,在管理农场的艰难岁月里,正是祷告与对上帝的信靠支撑着她坚持下去。农场生活的辛劳和挑战,更使她深刻体会到神的供应与恩典,也促使她在从政后更加坚定地为农村社区发声。
虔诚之子
如今,诺姆育有三个子女。其中最小的儿子布克(Booker
Noem)目前正专注于福音事工。2024年,当诺姆被特朗普提名为国土安全部长后,她辞去了南达科他州州长的职务。在告别演说中,她提到布克正在“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讲耶稣”(telling people about Jesus)。
布克于202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密苏里州的福音大学(Evangel University)就读。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多个基督教事工项目。2022年夏天,他在旧金山的Crazy Love Ministries担任实习生——该机构由华人熟悉的“《疯狂的爱》”作者陈恩潘(Francis Chan)牧师创立。2024年,布克搬到堪萨斯城,参加“青年使命团”(YWAM)的培训项目,持续投身于宣教工作。
步入政坛
那么,克里斯蒂·诺姆为什么会离开农场,走入政坛呢?
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她在父亲去世后处理遗产事宜时,发现需要向联邦政府缴纳一笔巨额遗产税,这几乎让她的家庭陷入破产。此外,各种农业监管法规的繁琐也极大地阻碍了农场的正常运作。这些经历促使她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参与政治,亲自推动改革那些不公平的税收制度和繁文缛节的规定。
她逐渐意识到,在华盛顿制定政策的人,往往对农村家庭的实际状况毫无了解,甚至漠不关心。她曾直言不讳地说:“很多立法者从来没有亲手种过田,却在告诉我们该怎么种田。”这种现实激发了她成为农村家庭和农场主代言人的决心。
另一个推动她参政的重要动机是对子女的责任感。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成为母亲之后,她更深刻地意识到政府制定的政策将对下一代产生深远影响。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自由、有信仰、有希望的国家中长大。因此,她投身公共事务,力求为下一代留下一片值得继承的土地。
除此之外,诺姆还谈到自己感受到上帝的呼召。她在多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有从政的野心,而是在不断的祷告中,感受到神赋予她一个使命——参与政策制定,影响国家方向。她坚信自己踏入政坛是出于“呼召”(calling)。她说:“我不是天生想做政治的人,而是因为看到了太多错误,太多对家庭和信仰的不尊重,我觉得我必须站出来。”
诺姆的从政之路始于本地的公共事务。最初,她在南达科他州的教育委员会服务,随后竞选州议会议员,再一步步迈入联邦国会。她的首次竞选,是在社区朋友和邻居的鼓励下开始的。她的成功,与她在当地社区中的亲身参与和良好声誉密不可分。
2007年至2011年,诺姆担任南达科他州众议院议员,聚焦农业、税收、教育等与基层密切相关的议题。
2011年至2019年,她担任南达科他州唯一的联邦众议员。在此期间,她主张缩减政府规模、改革税制、捍卫第二修正案(公民持枪权)、反对堕胎,并强调宗教自由。在《农场法案》的制定过程中,她也积极参与,为农业社区争取实际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联邦众议员期间,诺姆还在继续完成她被迫中断的大学学业。1994年,因父亲骤然离世,她被迫辍学回乡务农。多年后,她一边履行国会议员职责,一边重返校园攻读学位。2012年,她从南达科他州立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与许多政客相比,她的学历并不突出,但她在农场生活中的实操经验却远远超过在课堂中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诺姆是一位真正“从土地中走出来”的政治人物。
在国会议员任期结束后,诺姆参加了州长选举,并于2019年成功当选南达科他州州长,2022年顺利连任。在她担任州长期间,美国爆发了新冠疫情。与其他多数州不同,诺姆拒绝在南达科他州实施强制性口罩令与封锁政策,而是主张公民“自由选择”。她的做法在保守派群体中引起广泛关注,并赢得了许多自由主义者的支持。
除抗疫政策外,诺姆还致力于推进自由市场经济、强化边境安全、反对堕胎等保守政策。她对美国宪法尤其是《权利法案》十分推崇,认为政府的责任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公民的自由。她特别强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持枪权利。
信仰见证
诺姆多次表示,她的政治决策都是在祷告和属灵的判断中做出的。她曾说:“我的信仰是我所有决策的基础。”在谈及她坚定的反堕胎立场时,她强调每一个生命的珍贵,这一价值观来自她在教会和家庭中的教导。
她也积极推动信仰在公共领域的表达。2019年,她在南达科他州推动立法,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展示“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国家格言。此外,她还签署了一项宗教自由法案,允许企业主基于宗教信仰拒绝向特定群体提供服务。这项措施虽然引发广泛社会讨论,但也凸显了她对信仰自由的坚持。
在担任联邦众议员期间,诺姆曾经历一次深刻的信仰反思。那是在一次奥巴马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时,她站在会场后方,心中对奥巴马的政策强烈反感。她回忆说:“当我站在那里,看着他演讲,并且不同意他所说的一切时,我的心变得冰冷而刚硬。”
然而,就在那一刻,她感受到上帝的责备。她意识到,自己对总统的态度和祷告方式,并不符合信仰的教导。她说:“我感到上帝真的在责备我,我的感受和祷告方式都不对,我应该更多地为总统祷告。”这一属灵的提醒让她学会在政治立场之外,以爱心和代祷面对不同意见的人。虽然她依旧不同意奥巴马的政策,但这次经历改变了她的心态,使她意识到,唯有按照上帝的呼召去祷告和行事,她才能真正为主所用。
这段经历不仅深化了她的信仰,也影响了她作为政治领袖的行为方式。她认识到,作为基督徒领袖,不仅要重视政策内容,也要用爱和祷告去影响人心。她曾说:“人们会因我们的爱认出我们是基督徒。如果我们只表现出丑陋的一面,就无法吸引任何人接受我们的观点。”
杀狗风波
然而,令克里斯蒂·诺姆在美国广为人知、登上主流媒体头条的,并非她的信仰,也非她的政治成就,而是一起颇具争议的事件——她亲手枪杀自家猎犬的故事。
虽然诺姆拥有惊艳的外貌,但她绝不是柔弱无力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位从小在农场长大、身手强悍的“女牛仔”。年轻时,她因父亲去世而辍学务农,亲自牧羊、养犬、打猎,干尽了农场的粗活重担。2024年,她出版的一本回忆录中提到,自己曾用枪亲手射杀一只狗和一只山羊。没想到这一段内容在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全国舆论风暴。
大约在2004年,诺姆家中养了一只14个月大的猎犬。这只狗不仅行为不受控,还多次攻击邻居家的鸡。某次当诺姆试图阻止它再次伤害家禽时,狗竟然向她露出攻击性,甚至试图咬她。在权衡家人和邻居的安全后,她带着这条狗到一处碎石坑中,用枪将其击毙。
这一决定在农场生活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美国乡村地区,处理危险动物往往直接果断。然而,当这段经历被公开后,诺姆却遭到激烈批评。许多动物权益倡导者指责她冷血无情,不尊重生命。对此,诺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选择:“我必须在保护我的孩子和邻居的安全,或是保留一只危险的动物之间做出决定,我选择了前者。”
她补充说,这样的决定在农场生活中非常常见,只是许多城市居民难以理解罢了。
这场风波对诺姆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提到她时,会称她为“那个亲手射杀小狗的女人”。这让人不得不反思: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一种过度宠溺动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动物生命看得比人更珍贵的文化,是否已影响到基本的伦理判断?
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一只小狗和一个小孩同时落水,只能救一个时你会选谁?结果竟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救狗。这种价值观的荒谬令人震惊,却也真实地反映出当今社会伦理的混乱。
诺姆显然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文化张力,否则她可能不会将这段经历写入书中。这件事提醒我们,在一个道德与真理标准被颠倒的时代,坚持常识反而可能被视为“错误”。
反思1:基督之名
在许多方面,诺姆的表现令人敬佩。然而,正如圣经所说:“除了耶稣,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诺姆自然也不是完美的。和许多信仰虔诚的基督徒政治家一样,她在公开表达信仰时,往往使用较为含蓄的方式。在华盛顿的政治圈或公众场合中,他们大多选择只说“God”(神),而避免提及“Jesus”(耶稣)或“Christ”(基督)。这在当今美国多元宗教的文化背景中几乎成了一种潜规则。
因为“神”这个词具有包容性,不同信仰体系的人都可以接受。而“耶稣”或“基督”则显得更具排他性,容易引发争议。尽管这些基督徒在说“神”时,内心所指是基督信仰中的独一真神,但他们为了在公众领域保有一定影响力,也为了避免冲突,往往妥协地选择模糊表达。
诺姆也不例外。她在公开讲话和媒体采访中常提到“信仰”和“上帝”,但很少提到“耶稣基督”的名字。唯一一个已知例外,是她在州长任期的告别演说中提到她的儿子布克正在“传讲耶稣”。相比之下,国防部长赫戈塞斯(Lloyd Austin)曾在五角大楼公开祷告并提到“耶稣基督的名”,显得更加勇敢直接。
这引发我们深思:一个基督徒在公共场合表达信仰的方式,是否必须平衡“见证真道”与“文化策略”?在多元社会中,基督徒是否可以或应当在不隐瞒信仰本质的前提下,保守地选择表达方式?
反思2:女性角色
另一方面,诺姆作为一位女性领袖,也带来了有关性别角色的神学反思。她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自己首先是一位“妻子、母亲、基督徒”,这些身份优先于她的“政治家”身份。然而,现实是,由于她的从政职责,家庭的主要照顾责任往往落在丈夫布赖恩身上——他既做父亲又承担了很多母亲的角色。
虽然布赖恩自己也有职业经历,并换过几份不同的工作,但在整个家庭结构中,他显然扮演了较为“辅助”和“支持性”的角色。这种安排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并不罕见,甚至在许多人眼中是“榜样夫妻”。
然而,从基督教传统的角度来看,圣经启示清楚地呈现出性别角色的差异。上帝造男造女,赋予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的职责。女人被呼召优先承担照顾家庭、养育儿女的责任,男人则被呼召担起供应与保护的角色。
在女权主义主导的现代文化中,这种性别分工常常被误解甚至否定。但上帝起初设立的创造秩序并未改变,祂赋予男女不同的尊严与使命。这并非贬低女性,而是承认上帝对两性的美好设计与独特用途。
当然,正如圣经中狄波拉(Deborah)担任以色列士师一样,在堕落世界的不完美情境中,上帝确实会兴起一些女性承担领导的角色。那不是对神创造秩序的否定,而是在男人缺位时,上帝出于怜悯而使用女性成为祂手中的器皿。但这终究是一种“补救性”的安排,而非常态的模式。
因此,诺姆的政治生涯固然令人尊敬,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应效法她走上政坛。那些留在家中做全职母亲和妻子的女性,她们在神眼中同样承担着伟大而神圣的使命。正如神学家阿尔伯特·穆勒(Albert Mohler)所说:“全职的母亲用双手托住了人类文明的源头。”她们在家庭中所做的工,绝不比在国会山上制定法律的政治家微不足道。
反思3:工作表现
2025年5月20日,克里斯蒂·诺姆在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现不佳。面对参议员兰德·保罗、玛吉·哈桑和克里斯·墨菲等人的质询,她在宪法原则理解、预算细节把握以及对政策质疑的回应上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涉及人身保护令和预算分配的问题上,她的答复暴露出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的不足,有些问题甚至坦言“不知道”,表示“需要查一查”。
听证会后,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反馈多数是失望和不满。然而,令人注意的是,很少有人将她的工作失利与她作为基督徒的身份联系起来。在美国,普通民众往往不会将政治人物的信仰作为评价其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即使知道某些政客是基督徒,公众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家的道德操守。如果政治人物在道德上有明显的过错,其面临的社会压力往往远大于工作能力不足。
这提醒我们,作为基督徒,我们的言行始终是对基督的见证。我们应当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忠心耿耿,但也要避免以世俗成就作为衡量信仰见证的唯一标准。基督徒可以在职场中成绩平平,但只要在工作中尽心竭力,无偷懒无渎职,便能在主面前坦然交账。
诺姆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如果是因疏忽大意或准备不足所致,她需要在上帝面前反思、认罪、悔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避免重蹈覆辙。基督徒无可避免会在工作中失败或犯错,但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这些失败。诚实谦卑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从失败中学习并继续成长,才是基督徒见证的重要体现。
克里斯蒂·诺姆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信仰贯穿人生每个阶段,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公共生活。面对挑战与跌倒,唯有仰望主的恩典与引导,才能坚定前行,荣耀神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