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北美动态”)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堕落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愚昧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期;那是怀疑一切的时期;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那是黑夜深重的季节;那是满怀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入天堂,人们直堕地狱。 这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的开篇。 《双城记》描述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座城市里的故事。 来自巴黎的法国大革命精神与来自伦敦的英国保守主义精神在美国相遇了。美国的建国先贤们对法国大革命看法不一。托马斯 · 潘恩、托马斯 · 杰斐逊、詹姆斯 · 麦迪逊等人推崇法国大革命。乔治 · 华盛顿、约翰 · 亚当斯、亚历山大 · 汉米尔顿等人则接受英国的保守主义先驱埃德蒙 · 伯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建国之初,保守主义在美国占了上风。然而,法国大革命的幽灵并未从美国离去。它悄悄潜伏着,等候多年之后附体于后现代文化,形成一套强大的意识形态,给英美保守主义致命一击。这场思想之争最终在 2020 年美国总统选举上展开了。 我们都生活在 “ 双城记 ” 的故事里。但这里要谈的 “ 双城 ” 还不是上述两种思想体系构建的文化城堡。这里的“双城”另有所指。让我们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