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个性
在充斥着个人主义的文化里,人们强调个人的独特性,甚至把个体的人放大为上帝眼中的唯一。人们期待上帝也对每个人说:“你是我的唯一”。这种设想犹如给人注射一剂自我肯定的强心针。如果上帝都认可我的独特性,那么我就可以坦然地作我自己。
2013年5月的一期《时代周刊》刊登了Joel Stein的文章。他将千禧世代(85后和90后)定义为“The Me Me Me Generation (高举自我的一代人)”。
在中国,千禧世代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大,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些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宠爱。一家四口人,甚至六口人,侍奉一个孩子是常见的现象。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深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或许,身为千禧世代的我们不能认同Joel
Stein的文章中使用“懒惰”、“自私”、“肤浅”和“自恋”等词汇描述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很在乎自我。这不是千禧世代独有的问题,这是人类的通病。
人有不同的个性,却有相同的罪性
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世上没有第二个你,也没有第二个我。每个人都是世上唯一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欣赏。
夫妻吵架时,妻子指控丈夫语言暴力。丈夫说:“心直口快怎么啦?我就是这个脾气!”
丈夫抱怨妻子性情冷漠。妻子说:“内向沉默有错吗?这就是我的性格!”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个性辩护,也都随着自己的性子生活。
有人试图用信仰元素给这种自我肯定赋予正当而神圣的理由,说:“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我就是这个脾气,我就是这种性格,因为上帝就把我造成这样。”
在某种意义上,“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圣经也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篇 51:5)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罪。
罪性污染了人性。人的“个性”与“罪性”纠缠在一起,性格也常被罪扭曲。
“审慎”不是坏性格。但是,当“懒惰”和“审慎”结合起来,人就拖延事务,消极怠工。旁观者,甚至当事人,可能都分不清这是“谨慎行事”还是“懒惰成性”。
“内向”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当“冷漠”渗入“内向”的心,人会用“性格内向”为“冷落他人”辩护。
“乐观”是件好事。但是,当“狂妄”与“乐观”交织在一起,人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客观的形势做出错误评估而行事激进。在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是乐观的态度,有多少是狂妄的动机,谁能算得清呢?
当个性被罪性驾驭,人就会失去人格魅力。人格来自于上帝的形象。上帝按照祂的形象造人。在人类犯罪之前,人有圣洁和公义。这是上帝的形象,反应了上帝的荣耀。当人犯罪,人就失去了圣洁和公义。但堕落的罪人仍然有其他层面的上帝的形象,包括人的理智、情感、意志等灵魂功能。这正是人区别于野兽的人格。从这层意义上讲,人应当尊重自己的生命,并带着不可掠夺的尊严活在世上。
上帝赋予人尊贵的人格,是为了叫人彰显上帝的荣耀。然而,罪污染了人的灵魂。罪人不能正确地发挥理智、情感和意志的功能。人会用理智否定上帝的存在。人会用情感贪爱偶像。人会用意志做出损人利己的决定。人不能彰显上帝的荣耀,反而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如果说人如同形状脉络各异的树叶,那么,罪就如同浓黑的墨水覆盖并渗透了每一片独特的叶子。独特的形状和脉络不再是叶子们自我炫耀的资本。“唯一性”所散发的人格魅力被浓黑的罪污抹杀了。
是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但是,人的“个性”总是和“罪性”纠缠在一起违背上帝的心意。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唯一的自己,但“唯一性”不是我们换取上帝宠爱的筹码。
普济众生的罪导致人在上帝眼中不是可爱之子,乃是可怒之子,如以弗所书2:3所说:“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那么,罪人如何免去上帝的忿怒,而进入祂神圣的大爱呢?
唯一的救赎在基督里
好消息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上帝爱世人,并非因为世人在上帝眼中可爱,乃是因为上帝就是爱。在上帝眼中,唯一配得祂喜爱的是祂的独生儿子耶稣基督。当耶稣受洗时,天父亲自宣告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加福音3:22)” 唯有耶稣基督全然圣洁,配得圣洁天父所爱。罪人必须借着信心来到基督里才能脱离上帝的忿怒,并进入上帝神圣的大爱。
“在基督里”是基督信仰最神圣的奥秘之一。上帝对罪人的救赎与美好应许总是 “在基督里”。
上帝对人的拣选是“在基督里”。以弗所书1:4说,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我是世上唯一的自己,但我的唯一性不是天父拣选我的理由。我虽独特,却不配蒙天父拣选。天父乃是“在基督里”拣选了我。
父亲愿意祝福儿女。同样,天父也愿意祝福祂用重价买赎的儿女。各样属灵的福气都是天父“在基督里”赐给蒙拣选的儿女。如以弗所书1:3所说,祂“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
上帝用祂的儿子耶稣的宝血洗净信徒的罪,并把耶稣圣洁的义袍披在信徒身上。于是,归信的基督之人不再是上帝眼中的可怒之子,而成为上帝所爱的儿女。
改变自我,彰显基督
天父不仅在基督里拣选并拯救祂的儿女,也定意将祂的儿女塑造成耶稣基督的模样。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马书
8:29)。
的确,上帝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接纳了我们。但是,上帝不愿意我们继续保留罪人的本相,而要塑造我们的生命,以至于我们可以彰显祂的荣耀。
彼得原本意气用事,时而口出豪言,时而临阵退缩。被上帝改变之后,彼得在传道生涯中坚毅而勇敢。
约翰曾经想降火烧死不接待耶稣的人。被上帝改变之后,约翰成了宣讲爱的使徒。
我们原本的个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基督里作新造的人,任凭天父修剪我们的生命,好叫我们结出生命的果子。
圣灵在所有信徒生命中所结的果子具有同样的表现: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5:22-23)
内向不是冷漠的借口。内向的人也应当充满爱心。直率不是粗暴的理由。直率的人也应当温柔。
主耶稣教导门徒要“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老旧的自我应该被钉在十字架上,唯独高举耶稣基督。基督是唯一,我不是唯一。
有些性格是无所谓好坏的,只要用得合宜,就可以扬长避短。比如,心直口快的个性犹如一把镰刀。镰刀用来割麦子是好事。但镰刀用来砍人就是犯罪。当罪被基督救赎的大能制服,那些无所谓好坏的性格才可以散发仁爱、公义、圣洁等美善的人格光辉。这样的人格是上帝的形象借着基督的救赎在人生命中的重建。
一位弟兄生性内敛,喜爱独处。 成为基督徒之后,为了福音的缘故,他却乐意与人交往。他仍然是一个喜爱独处的内敛之人。但他的个性不是他不积极传福音的借口。
一位姊妹性格直率,心直口快,曾经常常出语伤人。成为基督徒之后,为了他人的益处,她学习在言语上节制。她仍然是个直性子。但圣灵所赐“仁爱”的品格让她体恤别人的感受,而不再只顾自己的感觉。
上帝的创造是丰富而多元的。经历基督的救赎之后,不同性格的人可以在不同方面彰显上帝的荣耀。不同才能的信徒可以在不同领域完成上帝的使命。
基督徒的个性各有不同。一个人如同一小块拼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棱角和形状。当众人拼凑在一起,构成了基督和谐完美的身体。在这幅图画里,不见一人,只见耶稣。每个人自我的风采在基督身体的大图画里并不显眼。夺人眼目的是基督自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